宁波加快发展建成国际化大都市
【日期:2021/02/26】【阅读 :1217】【关闭

站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历史节点,宁波要更加志高存远,把握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的发展契机,抢位发展,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实现爆发和裂变。

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,全球开放、发展、民生、创新、治理等方面将迎来一次系统的结构性转换,主要特点有四:一是未来世界将更加平坦。在产业梯度转移与价值链贸易的带动下,使得世界越来越平坦,而全球价值链伴随跨国技术转移与空间集聚,使得新的“创新尖峰”崛起。二是未来产业将更加跨界融合。产业发展将打破传统统计学意义上的一、二、三产,在产业跨界融合中产生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、新产业。三是未来城市将更加数字孪生。城市将不再是基于钢筋混凝土的地域空间与生活载体,而是基于数字新基建的想象空间、创新空间、发展空间、市场空间,在数字孪生机制下成为超级物联生态,人口越多交互价值就越大,发展潜力就越大。四是未来社会将更加数智兼备。社会形态将加速从半工业半信息社会走向智能社会,社会治理结构加速从金字塔结构走向橄榄型结构,公共行政逐步让位于公共治理、数字治理、智能治理。

面对上述变化,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宁波需要做什么?就是在突破传统认识的前提下,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,形成全新的增长方式、发展方式、组织方式,进而在以数字化、智能化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带动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。

宁波的新一轮发展,不妨借鉴全球同类城市的先进做法。譬如,日本名古屋与宁波都是传统工业大市,名古屋产业结构以汽车、钢铁、纺织机械、电机、纺织、陶瓷制造为主。目前,宁波GDP大约高出名古屋500亿美元,但人均GDP只有名古屋一半,亩均GDP更是只有名古屋的二十分之一,因为宁波土地面积是名古屋的近35倍。因此,立足工业比拼工业,从总量上看,宁波在原来的产业赛道上已经超越了名古屋,但在发展质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当前及未来,宁波只有立足工业跳出工业,把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、绿色化与先进制造相结合,才能更容易实现制造产业的战略突围。

从国内GDP万亿城市排名来看,宁波虽然保持了与青岛、无锡、长沙等城市的微弱优势,但并没有引领性和压倒性优势,城市的辨识度也不高。笔者认为,宁波城市的崛起仍受制于以下几个因素:

一是宁波的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。以往,我们经常说宁波既有鹿特丹的港口优势,又有德国的制造业底蕴,还有全球甬商的人脉网络。如今,全球发展了很多无水港、数字港,“十四五”宁波发展不能再单纯依靠一个传统的“港”字,而是要依托数字化变革,深入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。

二是空间战略上四面开花。以往,县域经济是宁波经济活力的源泉,伴随着县际竞争走向城市竞合,宁波需要在前几轮行政区划调整基础上,通过多个功能区重新布局,走出“大分散小集聚”,降低公共服务成本,共享超级智联生态,释放更多的发展红利。

三是出口贸易带动临港产业发展机制边际递减。实体经济是宁波经济的根基,但没有跨界融合就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。未来,宁波迫切需要“立足工业,跳出工业”,以数字产业化带动产业数字化。同时,随着价值链贸易的全球分工角色调整,未来宁波必须改变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,并积极优化进出口贸易比例。

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,宁波需要发扬光大“敢为天下先、勇于吃螃蟹”的创业文化,超越甬商精神中“灵敏与务实”“冒险与保守”“质朴与精明”“低调与开放”等一对对文化矛盾,积极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、新一轮改革开放与社会治理等战略机遇,逆势而为,从“要素/投资驱动”“外生增长、外延发展”走向“创新驱动”“内生增长、内涵发展”,率先实现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贯通,加快建成国际化大都市。

(作者为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、宁波新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理事长徐苏涛

返回
 

浙ICP备09101302号-5